想起来实在有点尴尬|单读八月 Pick
2023-08-31 09:08:18    单读

上一次阅读别人的传记,是在什么时候?


【资料图】

可能是在中学时期,大多数认知都来自课本,遇到陌生的困惑,第一反应是从书里找答案——当时这些人,在成长时期是怎么解决问题的?

可能是在束手无策的长大后,发现世界的面貌早已不是我所想象,现实的困境也远非个人力量可以左右,只能求助玄学,或者寻找对照者——这些人在面对相似的困境时,是如何选择的?

但个人的经历,是否真正拥有可以跨越时代的参考性呢?在这个月的 pick 中,单读编辑部以传记为主题,收集了编辑们的个人书单,在长久以来共同的困惑中,尝试找到个体差异之外的答案。

吸引我们的纪录片

Documentay of the Month

01

布考斯基:生来如此

要推荐关于一个人的生平纪录片,不免要先提提这个人和他的作品,因为他没有那么有名。今年的 8 月 16 日恰逢布考斯基诞辰 103 周年纪念日,为了纪念这位作家,由古德拉克卜卜脆小组发起、磨铁读诗会联合主办、全国数十家书店联合策展在线下同步联动。103 这个数字也许没有什么特别的纪念意义,但却是布考斯基的作品在中国被大众熟知的时候,我想。磨铁读诗会在过去几年陆续出版了布考斯基的一系列作品,将这个为底层写作的人带到了地上。

我第一次知道这个脏老头是在 2017 年,但已经忘了是从哪里看到推荐他的书。也可能是《苦水音乐》这个书名吸引了我,出于好奇,想要寻来看看。一搜才发现,仅有的两本中译本小说《苦水音乐》《邮差》都已绝版,孔网炒到 800 多,更加好奇,开始在各个书店搜寻,未曾想在一家没抱希望的书店找到最后一本《苦水音乐》。我到现在都还记得打开《苦水音乐》看到那些文字的震撼,在布考斯基之前,我不知道原来小说可以这么写,真诚到底、毫无保留、鲜活生猛、低俗粗滥,这才是生活吧。大部分人的生活没有那么光鲜,不光鲜的事物人们也都不想提。谈性、谈酒,总会被批判评论,但布考斯基不在乎,因为这就是他经历的生活。

书里感受到的布考斯基,也许就如人们看到的那样,一个脏老头,一个老混蛋,一个生猛的酒鬼。但是看完纪录片,你会知道,这个老头,比你想象的更真诚,也更温柔,老流氓也有无限柔情,老混蛋也有赤子之心。关于他为什么一生都在底层工作,穷困潦倒,仍要坚持写作,也可以在这部纪录片里找到答案。童年经受家庭暴力的他,在第一被父亲用皮带抽打大叫,到最后一次不再发出声,他的忍耐、痛苦都让他去 type,type,type。他说,“你必须保留一个小烬,一个火花,永远不要给任何人。因为只要你保持那个火花,你就可以再燃起最大的火焰,总有一天还会燃成大火”。就是这样,他保留的火花有了机会。他的出版人为他专门成立了黑雀出版社,并供他全职写作。纪录片里也提到了他的几位女友,不断穿插他读诗的镜头,有一幕是他读到写给一任女友的诗,瞬间哽咽,哭泣。他也不是高调的、骄傲的,他永远是低沉的,带着低沉的语调,他会温柔地告诉记者,宝贝,如果你只看到了那些(低俗、性),那你真是个糟糕的读者。纪录片里的他在造魅、也在祛魅,他生来如此,“爱是来自地狱的狗,就是这样。它有自己的痛苦,它生来就带着自己的痛苦”。

02

终结一切战争:奥本海默和原子弹

“我们知道世界将会大不相同,有人大笑,有人哭泣,更多人沉默不语。”

诺兰的最新电影将 20 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也最受争议的科学家——“原子弹之父”奥本海默,重新带回大众眼前。而早在一个多月以前,一部奥本海默纪录片就已悄悄上线。

为什么一位杰出且心怀善念的科学家,会想去制造一种前所未有的、足以杀死所有人的毁灭性武器?

为什么他认为制造出毁灭性武器,就能从此消灭地球上一切战争?

从支持向日本投掷原子弹到极力反对美国研制氢弹,这中间的思想转变是如何发生的?

在明知是政敌摆下的“鸿门宴”,在爱因斯坦劝说他远离政坛的情况下,为什么他还要坚持赴宴?

经历这一切后,奥本海默后悔了吗?

在走近 IMAX 影厅感受震撼的核爆画面和基里安·墨菲的精湛演技之前,不妨先透过这部纪录片看看真实的奥本海默。

帮助我们思考的书籍

Books of the Month

01

日本 3·11 大地震后,坂本龙一在很长时间内都随身携带核辐射检测仪,早在 2004 年就投身反核运动的他,在地震后将更多心力投放于这一议题。他与大江健三郎等人共同发起“福岛计划”,在东京参与了“再见核电 10 万人集会”,约有 17 万公众出席。

即使作出如此多的推动,反核也仅仅是坂本龙一人生的注解之一。在 71 年的人生中,他对于环保、反战、教育等议题的发声,并不因其在音乐领域的成就而被遮掩。相反地,对于社会议题的思考也成为他的创作动因之一,使他开始摆脱音乐中像五线谱那样“一定要有开始和结束的故事线”的创作规则,在装置艺术、电影评审等领域也有所成就。

这些不常被看见的坂本龙一,都在这本自传中被讲述。仅两周就完成《末代皇帝》电影配乐的音乐家,也会因为被夏威夷的房产中介诱骗,原以为能够升值的房产却在一年后不得不抛售时,在书里写到“想起来实在有点尴尬”;为病症刚刚得到恢复,是否要接下《荒野猎人》的配乐工作而犹豫时,妻子劝说“你以为现在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得到伊纳利图导演亲自嘱托配乐?癌症复发死了也没关系,接吧”,而在书中感慨“唉呀,她可真残酷”。

尽管有活泼的话语出现,这本写于坂本龙一“与癌共生”时期的自传,仍然处处显露出告别的口吻。全书最后一句话“那么,我的故事就暂且在此结束”,最后一次向读者发出提示与告别。但如同书最后所附的大事年表,他的新书刚刚出版、展览即将开幕、展示个人藏书的空间也将要开张,坂本龙一生命中的大事记,并没有停滞在生命停止的时刻。

02

对于一位像汉娜·阿伦特这样难以定义的思想家,最好的传记也许不是一部往日重现般的生活史,而是一部镶嵌在生活之上(而不是之内)的思想史。

这也是《我愿你是你所是》的优点所在:它没有事无巨细地深入那个黑暗年代,选择着重介绍阿伦特在黑暗之中与自我、与他人心灵的交往与思考。关于阿伦特生活的部分,作者仅仅白描出一幅流亡与关系的地图,在地图之上享受大量笔墨的,是她写作每一本书、每一篇文章的上下文与思考脉络。它让你想要按图索骥,去读更多阿伦特的作品——就像书中记录的她对《极权主义的起源》的辩护一样,它不是历史,而是在历史视角下去看组成“汉娜·阿伦特”的要素,即从未间断的理解与思考。

“我愿你是你所是”的名字可能令人产生误会,它指的不是一个“做自己”的阿伦特,而是在奥古斯丁意义下去爱——进入人的内心深处,进入世界的真理深处——的阿伦特。即便书中有许多话语都可以映照当下的困境(为什么真假的界限变得模糊?为什么有苦难记忆的人不要孩子?),但阿伦特肯定会督促我们:自己想去。因为她不沉浸于历史与未来,也不沉浸与某一种系统性解释世界的理论。她想要的是当下的、对具体生活经验的察觉:“仅仅是思考我们正在做什么”和“面对和接受真实发生的事情”。

03

“历史是无数传记的结晶。”(卡莱尔语)了解一个具体的、小写的人物故事,往往是我们接近一段“大历史”的有效路径。传记写作,在某种意义看,也可以说是参与对话现实、构建时代精神的一种实践。正如许知远在评述梁启超新史学实践时所说的那样:

“梁启超以借用甚至剽窃的方式,复制日本二手传记,为中国社会注入新精神。借由噶苏士、马志尼到罗兰夫人的故事,他带领读者从布达佩斯、罗马抵达伦敦、巴黎,从 19 世纪穿越到18 世纪,看到革命浪潮风起云涌,专制被推翻又复辟,新民族从帝国中诞生……他尤其钟情于远方的流亡者、殉道者,赋予他们悲壮感、浪漫精神。在某种意义上,他也正追随他们的脚步,在流亡中创造出关于中国的新价值、新理想。他的那些读者,也很容易从这些欧洲面孔上,辨认出自己的困境与希望。”

在我看来,许知远,正在以自己笨拙的方式,追随梁启超的脚步,了解他去过的地方、见过的人、做过的事。把梁启超当成当成一个完整的人、复杂的人、仿佛还活在我们身边的人去接近、去理解,而不是把他看成一个“大人物”、“思想家”去分析、去盖棺定论——在这个过程中,许知远也在试图重新理解自己和他的同代人。

04

“竞逐名利是向前看”,什么人会向后看?“恋念情义”是王鼎钧给出的答案。或许将这四部曲放在一期以“传记”为主题的推荐里并不完全贴合,因为他不是在写历史,但处处又是历史,不是为个人立传,但向后看的又是自己流转的一生。自传与回忆录,总归都关乎人生,人生岂是只有自己。愿意写下与自己一同漂泊在历史大河中的各方小人物,是一个人的情义。

他用十七年的时间写就了这四部曲,重新回顾过去五十多年的颠沛人生,从沦陷区的故里、成为流亡学生、参军抗战、到在台湾三十年的变迁。从他平淡的回忆中,我们得以窥见“一代中国人的因果纠结、生死流转”,还有覆巢之痛、艰苦抗战、迁台后经历的茫然、屈辱与疲惫。回忆纵然都是来自过去的声音,但这声音诚诚恳恳、平心静气、不煽不叹。他不是简单地罗列史料,不是单纯地记录往事,尽力呈现的是那样动荡时期中人的生活,是对生活观察中的觉察。“昨日种种,作成了一个人”,这是一个从“什么都打碎了的时代”走出来的人在讲述自己身上永远的伤疤和痛。“没关系,只要你长大”,今日读他的书,浮躁的心在老人的这句话中似乎逐渐熨帖,但四部曲呈现的又是一个人真正长大后回望这诡异历史对人的捉弄。

05

每个中国小孩都学到过这段历史:清朝倾覆,国民革命,军阀混战,日本侵华,新中国成立。但就如王赓武教授在《家园何处是》的“叙说缘起”中所述:“我们夸夸谈论历史的重要性时,其实无感于亲身经历某段历史时期的人们是什么感受、有什么想法。我们往往诉诸文献,试图以此捕捉苦与乐的时刻,尽管这有助我们想象他人过往的片段,但我们太缺乏人们实际经历的故事。”因此,王赓武教授回望了自己和父辈亲身经历的动荡岁月,在回忆录里写作了许多生动的生活细节,让历史门外汉的读者也能津津有味(或眼含热泪)地读下来,感受一种浓郁又苦涩的家园情;与此同时,行文中他也保持了一名历史学家的敏感,他身居南洋的多元文化,生于现代化转型之际,同时接受中英双语教育,于是,一个问题贯穿着他的叙事:在传统和现代之间,东方和西方之间,南洋和故国之间,到底什么是中国,成为一名中国人意味着什么。

06

第一次听说夏目漱石是在《名侦探柯南》的假钞制作案中,形象酷似漱石、错被当作嫌犯的书店店长生气地说:我才没有那么不值钱呢!为什么夏目漱石不印在一万元的钞票上呢?

作为世界公认最能代表日本的作家,关于漱石的研究卷帙浩繁。作者约翰·内森从他个人的生命体验入手,选取夏目漱石一生中重要的时间节点,纵向打破线性叙事,提供更多的细节参照,横向铺开明治时期,一代文人在狂澜中的命运交错。

“生前是睡,死后还是睡,生命的经过也不过是一场梦。只是,我无法理解为何如此,因而感到毁灭般的痛苦……”、“……我环顾四周,没有任何东西召唤我去拥抱”,对何去何从的困惑贯穿漱石的一生。内森认为,漱石“将感性的小碎石高筑成一座修辞高峰”,个人主义成为他越来越清晰的核心议题:追求自我必将被排斥、忍受孤独和生存的痛苦。

除了经历与作品的对照,书中漱石对冯·库伯、惠特曼、弥尔顿、威廉·詹姆斯等人和其著作的态度,与日本俳句之父正冈子规超越友谊的情感往来,与门生间多达 2200 封的书信交流,无疑也提供理解日本现代化进程以更为直观和多元的向度。

行文间,内森还数次在括号里妙语连珠发表锐评。漱石在采访中坦言对自己的英语和文学理解能力越发没有信心——“(那些选择学外国语言文学的傻瓜们,一定能体会到这种绝望)”;漱石去往松山的一所中学执教,对方应允了一份远高于其他同行的薪资——“(我们不妨想象一下漱石狡黠的笑容)”……这些可爱又精准的吐槽,让夏目漱石作为“人”的一面跃然纸上,其次才是他的作家身份。

妻子、门生、友人、作品中的夏目漱石不尽相同,他在文字世界里创造美,回到日常则多疑、暴烈、逃避、尖酸,让人不禁摇头翻白眼:可真讨嫌。他似乎总在迷雾中不顾一切地追寻着什么,偶见一点光亮,很快又被更深的绝望笼罩。

早已洞悉“热爱的事情并不会让口袋里生钱”,夏目漱石疾病缠身、骂骂咧咧的同时,也从未想过放弃自己钟爱的事业,“无论小说引领他到哪里,他都要义无反顾地写到那里”。内森笔下,夏目漱石留下丰盛的文本以飨后世无愧为文豪,但他却几乎从未幸福过。

加入 2023 单读全年订

寻找更多共识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