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观察!地产界的沙县小吃
2023-05-10 12:13:11    地产观察

沙县小吃是福建省著名的小吃之一,其特点是口味鲜美,种类繁多,价格实惠。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卤肉饭、沙县小笼包、拌面等。这些小吃以其独特的调味和口感深受人们喜爱。


(资料图片)

此外,沙县小吃的加盟模式也非常灵活,让更多的创业者能够加入进来,共同发展壮大。

这是我问ChatGPT「沙县小吃的特点是什么?」时,它给我的的答案。

“现在的地产行业,大浪淘沙,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没什么意思了,但对于我,是一个新开始。”

见到老朋友文木总时,是在售楼部巨大欧式穹顶下的VIP谈判区。

他扶了下眼镜,把手里的半根细兰州狠狠抽了一口,直接燃到烟蒂,他轻轻把烟头对准茶水员端上来的纸杯轻轻一抛,剩下的半杯劣质红茶里升腾起一抹烟雾。

许久,他才吐出一个大大的烟圈,开始缓缓讲述他和这家「地产界的沙县小吃」房企H的故事。

文木总在业内浸淫十几年,一二线城市大小房企都待过,做前期产品研发和营销也都是一把好手。他被这家房企老板挖走时,没想到会这么神奇。

为什么说它是「地产界的沙县小吃」

首先这是一家极小的作坊式房企,一次只开发一个项目。这家房企的老板早期是另一家闽系房企的股东,后来出来单干。再往前,这些闽系房企也是由其他闽系房企拉出来单干的,这些小闽系房企像沙县小吃一样在全国开枝散叶,几乎每个城市都有。

其次,这些房企开发的产品和沙县小吃一样,中规中矩,不好不坏,主打刚需性价比,卖得都还不赖。

H房企开发的这个项目A,位于三线地级市,A项目的成本控制得不错,利润率挺高。问及原因,文木说,除了产品定位准确外,还因为这是一个家族企业

这个项目除了文木是职业经理人外,剩下的各部门领导全是老板的亲戚。财务总是老板小舅子,工程总是老板表弟,招采是他侄子……

这些人每个月只拿不到一万元的工资,但都干得很认真起劲,因为他们都是项目的小股东。

当大家都只为一个目标共同努力时,效率就会提高。

H房企在确定拿到这块地时,老板回去筹钱,在老乡群里一招呼,留下财务电话,不到半个月时间,近十个亿的启动资金就凑齐了。

闽商之间有个信任纽带,就是闽浙粤沿海文化里的抱团。这些区域的人老乡观念很强,做生意就是传、帮、带。资金不够时就拉亲戚朋友和同乡众筹。这是多代延续下来的信任感,从煤矿到工程施工、贸易、商品加工各行各业都有。

A项目一期开发用了两年多时间,老乡们的投资回报率差不多是180%。所以二期开发时,很多人都愿意追加投资。

●●●2●●●

文木从项目地块研判时已经介入,这个北方三线小城人口不到五百万,但因为工业比较发达,地块又是在主城的城改净地。谈判时村委会也有硬性要求,必须投资入股拿分红。

“我们主打差异化竞争”,文木解释说,“我们的产品介于刚需刚改之间,本土房企普遍做毛坯,嫌精装太麻烦而且难管控。一线房企在本地的刚需产品普遍C标,比起我们的差远了。”

A项目周边均价不到9000元/平,但A项目单价近万元,比周边房价普遍贵将近1000元/平,但却卖得很好,一期已经售罄。

分析核心原因,业主肯定也算过账。

室外景观和公共空间都不错,签约的绿城物业。室内通铺品牌地砖,墙面壁纸,木纹转印窗户,木饰面+岩板背景墙,品牌厨卫,就这些装修交付标准,本土房企都没有,而且业主自己花两千可能也装不出来。

A项目的用材用料都不错,除了整体略老气的简法式风格。老板是典型的福建人,特别爱用石材。我进项目内部参观时发现,内外都用大量石材,没有大白墙,甚至连消防步梯都全部通铺瓷砖。

一期项目售罄后,村委会把分红的过亿资金置换成沿街商铺,这是个双赢的局面,村民们获得长期的现金流,而项目上头疼的商铺销售问题解决了。

那么成本是怎么省下来的?

H房企的设计费很低,从景观到立面用的都是普通的设计单位,甚至有的是有经验的设计师接的私活,价格能压到几块钱一平米。

所以他们整体设计感偏弱,非常考验工程的现场改图能力。

有一次建筑师来现场看,怒骂:妈的谁把我出的图改啦?

另一方面,是福建人的强大之处:生意遍布所有行业。

老板因为太懂上下游,自己有门窗厂、橱柜厂、苗木基地、施工单位,甚至还承包山头自己开采石头。

以A项目内部用的三层中空窗户为例,窗框采用带木纹转印的断桥铝,很多刚需盘并不舍得用,因为采购成本大约在1000多元/平米,而H房企自己购买材料自己组装,成本降到差不多在600元/平米。

整体下来,成本能省好几个点。

对于未来怎么发展,其实H房企也做了不少布局。老板把自己儿子送到英国读完研究生,让他跟着文木总学习产品和营销。在饭桌上见到这位95后「少爷」时,他文质彬彬,很有礼貌,对于企业的发展也很有想法。

文木把自己在行业十几年的工作经验总结,比如产品的逻辑,客户买房的十个敏感点,全部给企业高管们和盘托出。

他觉得,像他们这样的房企,是地产界的沙县,也是中国的吉普赛人。偏机会主义,有供应链优势,不深耕,哪里有地就去哪里。

这样的小房企在全国有很多,自有资金比较多,但抗风险能力却很弱,一块地砸了,公司就没了。

所以他们拿地有几个原则,人口流出大的城市不拿,有纠纷的地不拿,非净地不拿,远郊的地块不拿……

总结下来,他们的战略有三点:

只拿主城核心净地;产品一定要和同级别的形成错位;有价格成本优势。

“当下的市场想活下来,你要么降负债,要么把产品做好。”文木很兴奋的告诉我,接下来,他们看了一块主城核心区不错的地块,确定之后就要重回新一线城市了。

文中的文木总、H房企、A项目均为化名。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