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一部在探索边界的作品。
《候鸟》的题材、内容,毫无疑问是在很大程度上偏离galgame这一作品类型的正常概念的。
不是说多有新意或者有什么严重缺陷,而是本质上的偏移。
(资料图片)
这一偏移的本质,如果让我概括的话,就是“朴素的现实感”。
这部作品的基调定的太过朴实和平凡,太过像是一个“现实中会发生的故事”,或者说,按照我的刻板印象,这本应是一个我会在知乎上看到然后花十分钟看完的“故事”。
然而,主创团队把它做成了一部流程长度达到了10个小时的,一部galgame,或者说“视觉小说”。
所以,这部作品带给了我,一种十分独特的体验。
看完主创团队的访谈,我才知道,他们在其中抱持的想法和理念。
可以说,在“现实性”这一点上,主创团队是相当成功的,这部作品里体现的,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,作为噱头的现实要素,这部作品的本质逻辑,就是基于教育与高考这一现实主题而产生的。整部作品清晰而明了的唯一一条线,就是在这一确定的现实背景下进行演绎的。
姑且不论作品本身演绎的是否足够成功,起码这一份踏实的态度,这种敢于脱离常态进行表达的信念,就值得我的好评。
然后,我们来聊聊故事和主题。
先说我自己的理解。
其实在我看来,这部作品不应该叫做《候鸟》,而应该叫做《麻雀》。
“腾跃而上,不过数仞而下,翱翔蓬篙之间,此亦飞之至也。”的,“安知鸿鹄之志”的,那一种麻雀。
一生蹉跎于草木方寸之地,难见江河湖海,不知风云星辰为何物。
这就是那一只只灰扑扑的麻雀。
这就是《候鸟》中的男女主角,本应走过的人生。
绝望到不值得为之绝望的人生轨迹。
而“候鸟”,走的则是另一种不同的道路。
往来迁徙于千万里之间,渺尽层云千山,得见群山万壑,虽尝尽奔波劳累之苦,亦只得暂享和风暖水之乐,仍需哺乳繁衍,劳其一生。
其实“候鸟”,已经比“麻雀”要强上太多太多了。
但其实依然只是沉沦于风霜雨雪,走过万千风尘,难享片刻逍遥。
远不如鹰隼之类猛禽,翱翔晴天之上,迎风云而舞,沐霞光而鸣,任择鸟兽虫鱼而食,而无生死辛劳之苦。
麻雀浑浑噩噩一生,浑不知世间百鸟之乐,候鸟阅尽世间风云,空余艳羡之情。
哪一种更为悲哀呢?
叶雨潇本来自认为是一只没有色彩的麻雀,与梁芷柔的相遇让他发现了自己的远徙千里之能,于是立下了鸿鹄远飞之志,梁芷柔于万里之外见识了鹰隼的英姿,于是有了飞跃层云的梦想。
这是一个让乐观者激昂,让悲观者绝望的故事。
然后,这个故事遇到了高考。
这是一场无路可退的决战,是一场必须跟注的豪赌。
命运的轮盘无声旋转,为千万人批下了模棱两可却又无可更改的命。
从而,构成了这个故事的根本逻辑,高考所带来的,人生道路与轨迹的改变,那几乎是唯一的,逆天改命的机会。
于是,麻雀成了候鸟,扶摇而上,想要一望那璀璨星空。
这就是我对这个故事的理解,显然,这完全不是《候鸟》这个剧本本身给出的解读。
接下来就说说,作品本身的解释。
这其实是一个更为绝望的故事。
夏候鸟的起点,不过是冬候鸟的起点,更有留鸟一年四季安详终点的风月,终其一生也不需体会万里奔波之苦。
然而依然有无数的候鸟,花费一生的大部分时间迁徙于山河湖海之间,只为看到那一瞬的美景。
只为到达那一个终点。
这个解释,其实透着一种很绝望的无力感,因为无论你迁徙到何处,当地永远都有土生土长的鸟类,在漫长的一生中都可以安享一切风景的美好。
就像我们无论达到哪个高度,都会看到有一些人享受着远比我们更为丰厚的先天条件,早早地不费吹灰之力地到达了这个位置。
这大概是一个很现实的,资源生产与分配的问题。
沉重而不合时宜的话题到此为止,我们回到作品本身,看看一些其他的细节。
首先,这部作品的画风颇有特点,偏写实的风格很好的契合了主题氛围和背景,而且简洁明快。
然后是剧本台词。
事实上,有不小的一部分对话,尤其集中在前期,是挺老气而俗套的,笑点尴尬,啰嗦而反复,透着十几年前的电视剧的味道,隐含中老年人对青少年的刻板而贫瘠的想象。
原谅我如此尖锐的评价,但男女主的一些对话,真的给我一种“我上肯定写得更好”的感觉。
所幸的是,作品的后半部分,在日常对话大幅减少之后,台词的观感得到了明显提升,叙事也就流畅了很多。
主创团队写偏严肃的东西的水平还是比较高的,严谨而不显得冗杂,有观点而不显得生硬。
然后是配音,这部作品还是很出色的,尤其是女主,几乎没有汉语配音非常常见的棒读感,有种很舒服的日常感,情感抒发也不刻意。
系统操作方面有些过于简化,右键的功能多少有点别扭,历史记录没法通过滚轮退出并且缺少最新的句子,这也有点难受,不过这都无伤大雅。
虽然不够完美,《候鸟》依然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。
标签: 方寸之地 风霜雨雪 璀璨星空 日常对话 galgame